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(單封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醫療小百科:何謂諾羅病毒?傳染途徑?

 

「諾羅病毒」特別容易在冬季時,於學校以及福利機構等設施出現團體感染的情形。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病毒呢?

 

諾羅病毒會於小腸黏膜大量繁殖,國際病毒學會於二○○二年正式命名其為諾羅病毒,此名稱可說是廣為人知。它在過去則曾經被稱作「小圓結構病毒」(SmallRound Structured Viruses,簡稱SRSV)。諾羅病毒當中的「諾羅」一詞,則是源自一九六八年時發現該病毒的美國俄亥俄州諾瓦克鎮(Norwalk)。

 

諾羅病毒的傳染途徑幾乎都是經口感染,亦即代表:當患者誤食附著有諾羅病毒的飲食,即會因此感染諾羅病毒。根據流行病學(Epidemiology)方面的調查,指出諾羅病毒的感染途徑與生蠔息息相關,但學校的營養午餐等部分應不太可能因誤食生蠔而造成感染,因此專家指出應為人傳人的二次感染。

 

以下為諾羅病毒感染途徑的主要類別:

一、 誤觸患者含有大量諾羅病毒的糞便及嘔吐物之人,經由洗手間接在造成二次感染。

二、咳嗽、噴嚏等人傳人的飛沫傳染。

三、調理食材者感染諾羅病毒,導致他人誤食受到該人汙染之食材。

 

除此之外,生吃二枚貝這種貝類(或者未經充分加熱處理的狀態),亦或是在未經充分消毒的情況下,飲用遭到諾羅病毒汙染的井水等,皆會造成感染。

 

當受到諾羅病毒傳染,而出現食物中毒或感染性腸胃炎時,患者將反覆出現腹瀉、腹痛、嘔吐等症狀,由於兒童及年長者可能發生嘔吐物堵塞咽喉的情形,因此需要多加注意。

 

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二○一二年度的資料顯示,在獲報的一千一百件食物中毒當中,有四百一十六件乃是諾羅病毒所導致。除此之外,患者數亦攀升至一萬七千六百三十二人之譜,光看患者數,顯示在該年食物中毒的患者當中,有百分之六十六都是因諾羅病毒而造成。

 

為了避免罹患諾羅病毒,用餐前與如廁後務必確實洗手,並避免由有腹瀉、嘔吐等症狀的患者負責烹煮餐點,同時也須妥善處理患者的糞便與嘔吐物等。除此之外,兒童及年長者等抵抗力較弱者需要盡可能避免生食,食用經過充分加熱的飲食也能幫助感染諾羅病毒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(單封)

《家庭必備的醫學事典:疾病X藥品X醫用語,實用的醫療小百科》

博客來:http://goo.gl/d3mjRW

金石堂:http://goo.gl/HhhM2C

讀冊生活:http://goo.gl/inWREg

三友圖書:http://goo.gl/3D0kHJ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諾羅病毒 家庭醫學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ny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